2015年5月28日 星期四

原來九芎的樹皮內藏著一個祕密

九芎生長很快每年蛻皮一次
新皮極薄非常光滑
連猴子爬上去都會滑下來
所以又叫猴不爬
身為解說員
幾乎人人都會來這一段朗朗上口
但是最偉大的解說員牛頓老師說過 :
大自然不會做沒有意義的事
九芎為何沒事年年脫皮
難道你心中不會有個 ?
最好的解說學習來自對大自然的直接觀察
五月的九芎
白色的樹皮會逐漸取代老舊的棕色樹皮
這時樹皮顏色斑駁是九芎最美麗的時刻
觀察植物是無止盡的學習
仔細觀看九芎脫皮的過程
先是樹皮逐漸起皺產生剝紋
然後接續剝落長出新芽
原來九芎的內樹層藏著一個祕密

樟樹身上找文章

樟樹因為樹幹上有許多深溝縱裂紋的老樹皮,遠遠看很像寫得密密麻麻的文章(或一說像刻印的印章一樣),
所以在"章"字旁加一個"木"字邊做為樹名.但若按"章"字的本意(金文)是表示在局部的玉或石頭上刻畫圖文,
應該以"像刻印的印章一樣"的說法較正確.
不管怎樣說詞
但"樟"這個名字的命名典故又源自何處?
原來是"本草綱目"中的說法:
李時珍對樟的釋名為
"其木理多紋章,故謂之樟."
在對樟樹的說明
"西南處處山谷有之,高丈餘,小葉似楠而尖長,背有黃赤茸毛,四時不凋,夏開細花,結小子,木大者數抱,肌理細而錯縱有紋,宜於雕刻,氣甚芬烈.……"
只是問題又來了
李時珍從頭到尾都只提到樟樹木材的木理多紋章
從未說樹皮也未提文章
曾幾何時木材成了樹皮,紋章成了文章
幾乎所有的圖鑑或解說老師都按
樟樹因為又厚又硬的深溝縱裂紋老樹皮,遠遠看很像文章一般
來解釋
以鵝傳訛不求甚解

奇怪
樟樹是台灣特有種
倉頡造字時應該沒看過樟樹
何況樹皮開裂像文章也不只樟樹一種而已




2015年4月21日 星期二

桐花是走味的beauty


每年這個時候總是會掀起賞桐花的熱潮
同樣是外來植物為自身象徵
卻是完全不同的境地
番薯來自庶民底層深沉的反思
而桐花則是由上而下
是統治者有意的定義

來自於黃河河畔
不肯對統治者屈服離開家鄉
在遷徒的路上
又在何地的佇留與桐花有了牽絆
台灣的桐花原是日本人為了戰爭需要(桐油)
鼓勵或強迫被殖民者種植
又何來硬頸

因為晚來一步
只能進入丘陵及山區
在不適農耕的礫石丘陵廣設埤塘種植水稻
在乾旱的山區台地引水造圳灌溉梯田
開埤造圳起家園
這也才是的韌性與硬頸
因為住在山區遠離海邊
所以用曬乾的魷魚取得生命的鹽份(客家小炒)
因為工作辛勞
所以用酸味提醒胃口(豬肚酸菜,薑絲大腸)
因為耗費體力
所以需要快速吸收糖份澱粉(板條)
因為毋好打爽
所以福菜梅干要物盡其用
因為kiunˇkiam平時省一口冇時有一斗
所以擂茶要磨碎喝得一滴不剩

真實生活才是生命力的所在
代代相傳
可惜今日伯公廟旁
早桐花一步開花的台灣連翹toi van lien kieu(亞細亞的孤兒)
無人問津依然在風中哭泣
黃藤枝 vong ten gi
耐扭
花果無效
根最重要



2015年1月28日 星期三

義大利麵佐花椰菜.九層塔青醬&帕達瑪起司





每年這些個時候
植物標本園的樹籬
幼葉總是肆無忌憚大聲喧嘩
與隱藏低調相反,打出明顯的旗幟
廣告好看還要突出目的讓別人知道
具體一點說就是警告天敵
以此提醒"我的味道不怎麼樣",魔杖一揮速速去
昆蟲是色彩專家當然讀得懂它的意涵
所以也少見樹上嫩葉遭到啃食

農夫俗稱它為犁頭樹
突然想到掛在農場稻香館牆上展示的那幾把牛犁
真想知道那根彎曲的犁轅(台語發音接近"雷歪")
是否就是用這種木頭製作的
泰雅族人倒是很清楚它的木質堅硬
拿它製弓箭及器具把柄
原生台灣亦名金門赤楠,應該很耐旱

雖然楠表示是"南方之木"
但它可不是大家熟知的樟楠科
而是桃金孃科Syzygium屬
Syzygium是希臘語
意思是"合在一起"
那是指它的花瓣合生
Syzygium可以說"赤楠屬"也可以說"蒲桃屬"
小葉赤楠
葉子的形狀和黃楊樹相似
所以種小名buxifolium
Myrtaceae Syzygium buxifolium Hook.& Arn.
小葉赤楠學名組合起來還真像西餐menu上一道好吃的料理
 (義大利麵佐花椰菜.九層塔青醬&帕達瑪起司)
花與果也同樣非常有個性
今年一定要一起給它拍清楚

植物在面對環境逆境時採取的對策經常相似
在同科賽赤楠屬的賽赤楠幼葉也是如此大張旗鼓
就算是薔薇科的台東石楠也觀察到同樣現象
在地球遙遠的過去
生命樹上的某一點
桃金孃科與薔薇科分道揚鑣
但萬物系出同源
在它們DNA的某一段落依然敘述著相同的故事
而台東石楠也沒忘記大部份薔薇科植物應該有的身份
鋸齒狀葉緣
賽赤楠
賽赤楠


台東石楠
台東石楠


2014年12月29日 星期一

候鳥知道怎樣找到遷徒的方向

1492107
船員們遠遠望見地平線上出現了陸地
而實際上水手又一次被海上幻景給欺騙了
這一天
船隊的上空出現了一大群鳥兒
紛紛朝著西南偏西方向飛行
這群鳥從北美東部向西印度做秋季遷徒
哥倫布在航海日記上寫下:
一整個晚上都能聽到海鳥飛過

哥倫布認為
船隊最好能跟蹤鳥群遷徒的路線
而不要完全依靠自己的海圖
哥倫布早早就知道在一張1439年繪製的航海地圖上記錄著這則故事 -
葡萄牙探險家Diogo de Silves
1427年一次航行中
跟隨海鳥改變航向
因而發現了亞速爾群島Acores
在歷史的轉折點上
當晚他也同樣依着海鳥適當地改變了航向

14921012日星期五
凌晨2點鐘
航行在船隊最前方的平塔號
在船舷上一位眼光銳利的水手胡安德特里安納
發現右前方西邊地平線
有一石灰色懸崖似的景物
若隱若現沐浴在灰色的月光中
他激動地大聲喊起來
陸地! 陸地!
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已經知曉

後來19世紀美國一本鳥類書籍記載
哥倫布聽見的鳴叫聲
應該是來自極北杓鷸(Eskimo curlew , Numenius borealis)及它的流浪伙伴金斑鴴


候鳥觀察日落日出的方位
懂得沿山脈的南北走向飛行
還能探查到無形的地球磁場
自幼待在巢穴中仰視夜空
搜尋始終不變位置的北極星
將有關星空的知識納入DNA
太陽星星月亮和地球在腦中成為指向星圖
確定南去的方向

甚至諾亞在滔滔洪水中為了尋找陸地
從方舟放飛一隻鴿子時
鳥類就已具有如此本領

2014年12月28日 星期日

傳說布農畫曆記載著一棵樹

布農族曾經擁有文字
傳說古早在一場大洪水中
有兄弟帶著先人留下的寶物避難
哥哥負責保管的文字竟在洪水中流失
從此便失去了文字
1937年一位族人在南投家中發現的一塊木雕畫曆
記載著農事、出獵等事
雖然失去文字布農族卻擁有了其他民族所沒有的畫曆

這就是布農畫曆的內容


Tama(爸爸)交待大家
這個月的第五天要開始收割小米了
Cina(媽媽)接下來說 :
要記得把芋頭拿出來放在竹籠上曬太陽
然後全家要一起拿鋤頭去墾地
族人慶祝豐收殺一隻肥豬
23天可以進山打獵
出發前若是看見鳥由右向左飛表示好兆頭
這幾天也是釀酒的日子
等到一切就緒就是mabilau祭的到來
這時候男子們要搬qainunan樹放在自家屋項
才可稱為是布農族的真正男人 sininlian  tu  bunu

南庄的賽夏族在pasta’ay(矮靈祭)第三天上午送神時
要舉行mari’ ka Sibokrinraw(祈福)儀式
Sibok就是布農族口中的qainunan

其實在台灣過著游耕焚墾生活的原住民部落中
這是非常重要的植物
賽德克族稱為sbeyug
泰雅族稱為I-bu
並用這棵樹來稱呼小朋友
期盼年輕的生命要像它一樣
在惡劣貧瘠的環境下可以成長、茁壯繁衍眾多

族人開墾一塊土地耕作三年
等地力衰退後立即種下qainunan
qainunan的根部發達與固氮菌共生形成根瘤
因此維繫了土地有足夠的氮來源
此種共生關係使得那些經自然作用或人類活動過的地方
qainunan作為先鋒植物並為其他植物進駐做準備
族人從經驗中了解將腐朽的qainunan及鬆土混合起來就是最好的有機肥
土壤就可以變得肥沃1015年後得以再度耕作

在漢人的歷史中
一千多年前杜甫就為qainunan樹寫過詩
知道此樹溪邊常見
三年即大十畝陰涼

   {憑何十一少府邕覓榿木栽}
草堂塹西無樹林,非子誰復見幽心。
飽聞榿木三年大,與致溪邊十畝陰。

是的,榿(音漆)木就是泰雅族口中的I-bu
早期開墾宜蘭的移民稱為「柯仔」或「水柯仔」
現在壯圍鄉功勞村一帶舊稱「柯仔林」
為宜蘭河早年河道所經之地
「水柯仔」為崩塌地陽性先鋒樹種
用柯仔林為地名多少有提示警訊土石流之意

是的,布農畫曆中的qainunan就是我們熟知的「臺灣赤楊」 Alnus formosana (Burkill ex Forbes & Hemsl.) Makino 
主要生長於平地至海拔三千公尺以下山區之次生林地及崩塌地

2014年12月21日 星期日

我的鳥筆記之五

朱彼特Jupiter - 在羅馬神話中稱為宙斯Zeus - 掌管雷電風雨
朱彼特藉著鳥類的飛翔來為人類透露未來
因此鳥類後來被稱為朱彼特的信使

我們見慣了鳥兒精確而優雅的飛行已經不以為怪
當白頭翁在樹梢上撲騰時
我們本該驚訝
相反地
我們不經意地從樹下走過毫不出奇
甚至覺得平淡無趣

一般鳥類飛行時
羽毛向下鼓風推動翅膀向上彎曲
上表面的空氣比凹形的下表面處流動更快
快速流動的空氣施加的壓力更小
因此鳥類又得到了一重推力
在上舉時折疊
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反力

翅膀除了拍動與折疊外
還伴隨著沿翼展方向扭轉
以獲得適當的衝角(Angle of attack翅膀截面與迎向空氣所夾的角度)產生較高的升力
但衝角大於某個角度Stalling angle拖力迅速增加會造起失速
當衝角很大或慢速飛行時
翅端間隙或小翼羽將協助氣流平順的通過翼面
例如黑鳶翱翔或轉彎時的翅膀角度變換
尤其是翼端的羽毛變化更是巧妙

當氣流通過翼面時產生和飛行有關的作用力包括
1.舉昇力 Lift:垂直向上的升力來自伯努利效應
2.拖曳力Drag:氣流通過翼面之後在翼面後方產生的亂流
3.推力Thrust:來自翼面拍擊空氣產生的衝力
4.重力Garavity
根據伯努利定律 - 簡單說就是"流體流速愈大壓力愈小"
因此舉昇力及拖曳力與速度成正比
鳥翼的切面就是一個標準的翼面(air foil)
飛行時相當於流線型的面在空氣中移動
鳥飛行時需要推力(克服阻力)及升力(克服重力)
為了平衡這兩種力
鳥必須產生上升力和推進力
當翅膀下拍時
在翅膀的每一個截面上所產生的空氣作用力
會同時在前進方向產生推力及在重力的反方向產生升力
鳥起飛時先是向前滑行
讓氣流通過翼面就產了升力
當升力大於重力時才能上升
而且只有在推力大於阻力時才能前進
因此鳥如果失去初級飛羽就不可能飛行
但失去55%的次級飛羽仍可飛行

當鳥要停止飛行降落
須先減速並伸出雙腿以足落在一根枝條上或著地涉水
此時需要將翅膀收成銳角
阻斷平滑的氣流
後方擾亂的氣流起到剎車的作用
將翅膀朝後拽
這時雙翅加大衝角造成飛行失速
升力消失曳力加大成佇飛狀
最後猛然剎住雙足穩穩地著地降落


翼形與飛行特色
1.狹長翅 : 長、尖而且窄的翼減少亂流,沒有slotting,適合長期滑翔,例如信天翁
2.圓短翅 : 圓短曲度大飛行慢但活動靈活,適合在樹林中活動,例如鴿、鶇、麻雀
3.纖細無指叉翅 : 翅尖曲度小向後傾斜,沒有slotting,飛得快適合俯衝,例如隼
4.指叉翅 : 翅長彎且寬,翅尖整個為弧形,指叉發達適合長期禦風之鳥,例如猛禽

鳥的飛行方式主要可分為
1.振翼(Flapping flight)
2.滑翔(Gliding flight)
3.定點盤旋(hovering flight)
4.翱翔(soaring):利用上升及下降氣流又可分為
               靜態:利用地面、熱氣流、地形產生的上昇氣流
               動態:利用不同大氣層的風速差異



註:
墨丘利Mercurius在羅馬神話中是Jupiter與女神Maia所生的兒子
他是朱庇特最忠實的信使
為Jupiter傳送消息並完成交給他的各種任務
他的形象就是頭戴插有雙翅的帽子
腳穿飛行鞋手握魔杖
Mercurius是醫藥、旅行者、商人和小偷的保護神
藥局用他纏繞兩條蛇的手杖作為標誌
由於水星在天上運行的速度很快
所以用他的名字命名
而Jupiter則是木星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