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演化出各式各樣的禦敵策略只為了能夠活命,羚羊快速逃跑、水牛衝撞反擊、齧齒鼠類藏匿,或甲蟲裝死,可稱為行為防禦;而生物形體上具備尖刺、硬殼、絨毛等防止天敵攻擊要害,被視為形態防禦;自然界中最常見、也似乎最有效的防禦則是化學防禦,許多生物可從食物或環境中獲取化學物質,忌避或懲罰天敵。
而禦敵策略中最高段的是擬態莫屬。擬態大有學問不只是模仿外形及顏色!
親愛的孩子們,在所有的動物顏色都一樣的日子裏,豹子生活在一個叫高地草原的地方,記得那不是低地草原,也不是未開墾的草原,更不是酸味十足的草原,而是絕對裸露、炎熱、陽光充足的高地草原。那裏遍佈砂礫,還有黃棕色的岩石,點綴著幾綹沙黃色的野草。長頸鹿、斑馬、大羚羊都生活在那裏。他們全身都是沙色般的棕黃色,豹子是其中最為沙黃色的一種略帶灰色的貓科動物,每一根毛都是清一色的沙黃灰褐色,如同草原的顏色一般。對於長頸鹿、斑馬和其他動物來說,這可是糟透了。它會躺在一塊黃裏帶灰的棕色石頭旁邊或是草叢裏,當長頸鹿、斑馬、大羚羊、叢林兔、白紋大羚羊經過的時候,突然躍起,吃掉它們。它可真會那麼做的。帶著弓箭的,與豹子一同生活在高地草原上的伊索匹亞人同樣也是灰棕黃色的,常常與豹子一起在草原上狩獵:伊索匹亞人用弓箭,豹子則用它的鋒牙利爪,所以他們就生活的很快樂。
可是有一天,長頸鹿不見了,斑馬也不見了,所以他們就跑去請教非洲最聰明的生物─狒狒,狒狒說他們跑到某某地方去了,所以他們就真的去找了,走著走著到了一個森林,然後他們就聽到長頸鹿的聲音也聞到斑馬的味道,可是就是看不到他們,伊索匹亞人很聰明,他們就想原來斑馬是有條紋的,躲在樹林裡跟樹幹就會跟環境很一致的,所以斑馬隱藏在樹幹裡我們看不見,長頸鹿也是有斑點,一塊一塊塊狀的,這個跟你光線透過樹葉照起來的光影是混在一塊,他們看不見,所以伊索匹亞人想既然白天我們看不到他們,不過我們聽的到聞的,所以我們晚上再來抓他,要抓之前要做偽裝,所以他用黑泥土把自己塗成黑色的,因此伊索匹亞人就變成黑人一直到現在,然後他說花豹你過來我也幫你偽裝一下,伊索匹亞人用他的手指頭拍打花豹,所以花豹上面就有斑點了,所以花豹上面的斑點不是三點、四點,而是伊索匹亞人的指紋五點。
好,這是文學家講的故事
那生物學家怎麼說
19世紀中葉,英國生物學者貝茲Henry Walter Bates於南美亞馬遜盆地進行生物探查歷經11年,採集了將近15000份不同生物的樣本,其中有許多是蝴蝶。
他發現有許多斑蝶與蛺蝶體內含有以植物鹼為主的毒物,使得多數鳥類不敢吃;而當地也有許多昆蟲身上具有非常類似這些毒蝶的斑紋,對於這些不具毒性的昆蟲來說,這樣的斑紋就是一種保護。
對於生物,將自己隱匿在環境中避免被天敵辨識出來,似乎是天擇壓力下常見的防禦策略。
無論是體色與背景吻合、破壞己身在掠食者視覺中所呈現的輪廓、隱藏身體最重要的部分、利用光影反差隱身、干擾天敵的視線或對焦,或者利用透明的身體使天敵難以看見,都是達成隱匿的有效策略。
最後貝茲寫下精彩的結論 :
" 大自然在展開的翅膀上寫著物種改造的故事,就好比刻在石碑上如此真實。...........
翅膀上的圖案是否相同,一般說就代表血緣關係的親疏,既然大自然的定律對所有生物一視同仁,由蝴蝶所得到的結論勢必適用整個生命世界。"
翅膀上的圖案是否相同,一般說就代表血緣關係的親疏,既然大自然的定律對所有生物一視同仁,由蝴蝶所得到的結論勢必適用整個生命世界。"
至於像我們這樣一般的解說員要如何說呢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