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牠能夠在空中飛行
但是鳥便無法使用翅膀做其他事情
假如鳥想要撿起東西
牠必須使用鳥嘴並將頭頸部當作額外的四肢來使用
不管人類或長頸鹿
甚至那看不出身上有脖子的鯨都有7塊頸骨
這是哺乳類頸椎的特徵
至於鳥的頸椎骨骼數量則隨著鳥種類不同而不一樣
大白鷺有18塊
巨嘴鴉有12塊
天鵝有23塊
鴨子有15塊
雞有14塊
鳥的頸椎可以自由活動
但背部的7塊胸椎卻是完全固定的
從第2到第5塊結合成一體
最後1塊則與腰椎、薦椎及部分尾椎癒成綜薦骨synacrum是鳥類特有的構造
這是為了在拍動羽翼時
讓飛行肌的力量可以完全傳到骨骼
最後綜薦骨又與寬大的骨盤癒合
成為鳥在地面行走時用來支持身體重量的堅實支架
鳥類骨骼的不同程度癒合都是有助於飛行
鳥類骨骼的不同程度癒合都是有助於飛行
鳥的胸骨中央凸起
稱為龍骨突
突出部份增加了胸骨面積
讓更多振翅所需的胸肌附在胸骨上
已經放棄飛行的鴕鳥胸骨就沒有起突
鳥的胸部中有塊骨骼是在飛行中不可或缺的
我們如果試著把自己的雙肩上抬
脖子下會造成兩塊凹陷
鎖骨就會明顯浮出來
鎖骨與胸骨及肩胛骨連接
用來支持雙手的活動
這塊骨骼只有在哺乳類及鳥類身上才比較發達
鎖骨也稱為叉骨
鳥的鎖骨已經連結成一塊V字型骨骼
並且與胸骨分開
西方人稱之為許願骨
當鳥向下拍翅時
V型鎖骨就像彈簧一樣把翅膀彈回
這完全是配合飛行需要演化出來的骨骼形狀
哺乳類中的蝙蝠像鳥一樣可以飛翔,所以具有發達的鎖骨
人只因為繼承了生活在樹上祖先猿猴的"歷史"
也一樣具有鎖骨
至於已經不會飛的鴕鳥,鎖骨就退化了
一般來說,飛行能力越高的鳥
鎖骨的V字張開程度就會越大
此外鳥身上又有鳥喙骨與胸骨連接
用來支撐翅膀的頻繁活動
大多數哺乳類的鳥喙骨退化與肩胛骨融合併形成一個鳥喙突起
人類喙突從肩胛骨向上向內延伸然後向前向外彎曲
肉食性恐龍及鴕鳥一樣也是具有一體化的肩胛鳥喙骨
鳥的掌骨位置上覆有初級飛羽
在人的手腕部份
掌骨與尺骨及橈骨之間有稱為腕骨的骨頭
數目會因人而異
一般人平均是8塊,有些人是9塊
偶而還有人是10塊
這是因為脊椎動物的基本型是具有12塊腕骨所致
人類有幾根腕骨退化或是融合了
鳥類腕骨退化或融合的程度比人類還要高
鳥的腕骨只有2塊
銜接在尺骨側的稱為尺腕骨
銜接在橈骨側的稱為橈腕骨
尺腕骨又稱半月狀骨
不只是讓手腕能上下運動
也讓鳥執行往橫向屈伸的動作比人容易多了
鳥的掌骨位置上覆有初級飛羽
由於可以橫向屈伸
才能讓飛羽沿著體側折合收好
鳥的尺腕骨雖僅僅6公厘左右大小卻是如此重要
鳥的尺腕骨雖僅僅6公厘左右大小卻是如此重要
電影侏儸紀公園中讓人聞之喪膽的迅猛龍
科學家發現牠的前肢和現代鳥類一樣可以折疊起來
也能夠旋轉並能迅速前伸捕捉獵物
這麼小塊的骨頭讓恐龍和鳥之間產生演化聯結
也證明了演化論中所說的
大自然不會無中生有
只是就原有的改變用途
這暗示腕骨不是為了飛行而是為捕獵發展出來的道具
後來則演變成鳥用來屈伸飛行的翅膀
後來則演變成鳥用來屈伸飛行的翅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