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5日 星期六

蘆葦

 


我們無從得知這片濕地裡的蘆葦是有意種植

還是經由風的吹送從它處漂來此地落腳

不管如何

來來去去很少人會對它多看一眼

甚至無視它的存在

蘆葦大部份時間都沒有耀眼的顏色

有些人甚至認為它們是水邊雜草

不過到了秋天的開花季節

蘆葦會展開白棕色的長穗

僅管過去曾經輝煌現在卻無人憐愛

雖然是平凡的植物

但只要細心欣賞必能發現其美妙之處

 

風吹過蘆葦會發出lu-lu的聲音

所以是形聲字

以艸爲形 以盧爲聲

東非的土著稱這種植物是pi-pi

那是火燒蘆葦莖桿爆裂的聲音

印度的原住民稱這種植物是kar-kar

那是採收蘆葦時莖桿被踩斷的聲音

或許開卡蘆的命名Karka Reed就是這樣來由的

 

在古老的書中蘆葦早就有記錄

大家熟識的孔仲尼總是搖頭晃腦道貌岸然一副老夫子模樣

但當他在秦地第一次聽到秦人歌詠愛情美妙的腸迴氣盪

不小心也露出了本相

在他那本詩以載道的"詩經"中偷偷放了首情歌 :

 

蒹葭蒼蒼, 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 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 宛在水中央.

_詩經秦風 蒹葭

 

初秋的時候

蘆葦長得蒼翠青鬱啊

清晨的葉尖上,露水結了霜花

我夢寐的佳人在那湖水的中央

我順著水找過去又轉個頭尋回來哪

卻迷失在蘆葦叢中

 

"說文"中解釋:

蘆葦還沒長大時稱做"

開花結穗了叫"

蘆就是蒹而葦就是葭

 

在西方有一本書和詩經同樣古老

也記載著蘆葦 :

 

"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 將殘的燭火祂不吹滅"

_聖經 以賽亞書423

 

德國有位女科學家Kaethe Seidel

她發覺水邊為什麼會長出這麼多的蘆葦?

那肯定是有意義的

她發現秘魯世界最高的湖泊Lake Titicaca長滿了蘆葦

她也發現西伯利亞世界最深的湖泊Lake Baikal湖邊生長了很多蘆葦

1952年她開始在污水中種植蘆葦稱之為蘆葦床Reedbed用來淨化水質,

這種方法後來成為生態工程中的污水處理型人工濕地

Seidel說明蘆葦像是打氣的管子

將空氣吸進從莖部傳到根部

再擴散到周遭的底泥或水中

如果蘆葦的莖部或是葉部被折壓

壓傷的部位就會散出更多的水分

吸收到的空氣也愈多

結果能輸送更多的空氣到根部四周

因着她的觀念與設計原則

各國紛紛建造類似的人工濕地

 

蘆葦不僅是古老的書中有記載

甚至也在神話中出現

希臘神話中

Pan是天神赫爾墨斯的兒子

掌管著森林和原野

也是牧羊人的好朋友

被人們尊為牧神

Pan的長相奇特

上半身是人但頭上長著公羊角

下半身則是山羊的模樣

Pan除了愛喝酒也很好色

他經常追著仙女們要與她們相好

仙女們見到他追來總是驚恐萬分(所以驚恐在英文中寫作panic)

Syrinx是大自然仙女

某天Pan河邊巧遇她

Syrinx見到他拔腿就跑而Pan緊追不捨

Syrinx在走投無路下向河神父親Ladon求救並急忙跳入河中

Pan伸手以為抓到她的胳臂

但握到的卻是一枝蘆葦

原來Syrinx被她父親變身成了蘆葦

Pan在遍尋不著Syrinx之後

割下了七根蘆葦製成了蘆笛pan flute

吹奏起對Syrinx的思念

Pan從此笛不離身

日後成了星空中的摩羯座(222日~119)

 

東方的神話也不妨多讓 :

共工不小心撞倒不周山

不周山直插雲霄被共工這一撞

天地立時變了個模樣

天空破了個大洞下起大雨

地面上洪水滔滔

世間百姓可就遭了殃

後來多虧女媧娘娘在王屋山鍊五彩石補天

才重新恢複了天地的原樣

不過用石頭補天還有些縫會漏水

所以女媧又用了13根蘆葦燒成灰來填補漏洞

后世遂以蘆灰為治水之意

 

循著歷史的軌跡,蘆葦出現不同的面貌

古時候兩個書生吵架絕交

沒事兒的蘆葦蓆莫名其妙被割成兩片

美其名為割蓆斷義(世說新語•德行)

 

田單復國狠心在牛群尾巴綁了蘆葦點火

現今一定會被以虐待動物起訴(史記•田單列傳)

 

五代梁武帝無法悟禪機

達摩禪師潛度北上過長江時

順手摘下一支蘆葦扔進了江流

然後撩起僧袍躍上蘆葦.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那輕柔的蘆葦載著他一路順風順水

直向煙波浩渺的江心駛去

這成了畫家的經常主題

達摩禪師一葦渡江

祖師爺為何只挑開了花結了穗兒的蘆桿一定有他的禪意


就是驕傲的法蘭西共和國也有一則"拉‧封登寓言"(Fables by La Fontaine)

書中講的是 : "合力抗風的蘆葦也比大樹更堅強"

 

英國大文豪王爾德遇見蘆葦後寫出動人的童話故事"小王子"

我們才知道原來蘆葦多情又風流

其實不只燕子,就算是鷦鶯也經不起引誘

 

" 某天夜裡,一隻燕子飛到一個城市,那裏豎立著一座雕像。

燕子的朋友六星期前都已經飛往埃及了,但牠卻因愛上了美麗的蘆葦而留下來。

朋友告訴牠,牠對蘆葦的愛真是荒謬,因為蘆葦沒有金錢,有太多關係也經常和風調情。

燕子在空中飛行時,就看見那座雕像。

雕像上貼滿金箔,兩眼是藍寶石,佩劍上有顆大大的紅寶石。

王子生前並不知道何為眼淚,因為他住在禁止憂傷的王宮裏。

所以人民都喚他是快樂王子…….."

 

在台灣過去還是白色的年代

有些人必需離鄉在國外漂泊

陳芳明老師形容他們是風中蘆葦

 


當然最令人動容的就是哲學家巴斯葛的名言

" 人不過是一枝會思想的蘆葦 "

 

下次當你再經過濕地

也請你停下腳步豎耳聆聽

風中也許會傳來蘆笛悠悠的聲音

那是牧神在尋找Syrinx的呼喚

你也可能會見着泰戈爾在"對岸"詩中的描寫

 

" 雨停了,一群一群的鷺鷥飛到那裏去。

茂盛的蘆葦在岸邊四周生長,水鳥在那裏生蛋。

白腹秧雞帶著跳舞的尾巴,將它們細小的足印留在潔淨的軟泥上;

黃昏的時候,蘆葦頂著白花,邀月光在長長的葉片波浪上浮游。"

2021年12月24日 星期五

甜根子



在台語中

菅芒花是甜根子與白背芒兩種芒草的合稱

閩南話裡把甜根子草稱作""

而把白背芒稱作""

後來又引申用"菅芒"泛指所有高大的禾本科植物

所以包括五節芒都被指稱為"菅芒"

其實五節芒台語為"竿蓁"(肝真)

淡水就有個叫"竿蓁林Kuann-tsin-nâ的地名

平溪也有個地名叫"竿蓁坑"

台南岡山在開墾之初也稱為"竿蓁林"就是因為當地長了許多五節芒

形成村落後就叫"阿公店"

 

每年六月第二個星期左右阿美族會舉行海祭

在這個祭典裡芒草心hinapeloh是必備的食物

芒草心摘取的就是五節芒十心菜之一

台灣有句俗語形容老牛吃嫩草

"老牛肖想啃幼竿"

幼竿筍也就是竿蓁的嫩心

其實竿蓁的竿的誤寫

閩南人天性對這些植物名稱不頂真

衍生後來對自己的環境不認真

等到破壞了才後悔其有來自

 

甜根子草是甘蔗屬和甘蔗是堂兄弟

學名Saccharum Spontaneum L.

白背芒是芒屬

學名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 var. Glaber

甜根子草的葉狹長成條片1公分寬上下

白背芒的葉狹長成條片3公分寬上下(葉背為白粉狀綠色)

甜根子的花序始終白色而花穗脫落後只剩單一中軸

不像白背芒可以製作掃帚

至於在5月開花的則是五節芒

 

"又是十一月

十一月的花

這豈不正是此生不斷反覆來襲的熟悉令人動心的白芒花嗎?

像夢魘

但它是美麗的夢魘

美麗而哀愁

起初它一定是美麗而哀愁的

當我們醉心美麗而不太知道什麼是哀愁的時候

終於有一天那一切都逐漸淡漠

甚至整個褪去

也不是美麗

也不是哀愁

只不過因為它

和一些類似的意象

竟不斷為我反覆著一些類似的情緒來襲

我就只能以為它是夢魘了"

這是作家楊牧"十一月的白芒花"文章中的一段

它所描寫的就是甜根子

而閩南語歌謠"菅芒花"

"菅芒花白無香,冷風來搖動。

無虛華無美夢,啥人相疼痛。"

指稱的菅芒花是白背芒

歌詞第3段提到

"菅芒花白文文,出世在寒門。"

因為白背芒盛開在1112月的山坡

歌詞第2段又提到

"世間事鏡花水影,花紅有了時,

只有風姨溫柔搖擺,顧阮的腰枝。"

也正符合白背芒在深秋11月花序由紅轉白

 

楊牧描述的白芒花也是十一月

但又如何判斷是指甜根子草呢?

"十一月的白芒花"一文中

敘述的是楊牧搭火車從秀姑巒溪經過看見的溪畔河床景色

甜根子在九月中秋節前後開始開花

但越往南越晚開

從新店溪到蘭陽溪

而花蓮的溪流到了十一月才是盛花期

簡單的分辨方法就是

十月前在河床上看到白色一片就是甜根子

蘆葦則是一片褐色

在山坡上

端午節前後是五節芒

十一月之後是白背芒

這樣大概錯不了

有趣的是

十一月的白芒花出現在國中課本

菅芒花則是高中國文的內容











2021年11月12日 星期五

種子的芒就像記憶合金作成的一把利劍

禾本科植物種子的芒就像一把利劍

可以讓種籽插到土壤隙縫中

但在這之前當然得先找到隙縫

而這時芒就能派上場

種子掉到地上乾燥後

就如同形狀記憶合金一般能鬆開扭轉

引領種籽鑽入土壤中等待發芽

有些芒會從空氣中吸收濕氣使形狀收縮hygroscopic movement(吸濕運動)

隨著濕度變化

有時捲縮有時鬆開

就會拉著種籽在地表歪歪扭扭前進

芒毛作用尚不僅此

找到隙縫時

芒毛還會攀住隙縫邊緣

讓種籽轉彎沿著細縫鑽進土裡


除了傳播之外

芒的功用還有把從高空掉下來的雨滴力量分散和緩衝

大雨滴被芒分散成小雨滴並迅速被導流走

可以保護稻(或麥)粒

芒讓麻雀等食穀類鳥類無法直接站在上面啄食

據科學家觀察

芒的存在對植株的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也有影響




2021年8月22日 星期日

4號公園之野花野草 - 泥花草的心意

 



你和我同樣都會在草地上漫行

泥花草依然一副無辜的表情

走到它面前如果你還是看不到

我想那是心的問題

 

生命的形狀及大小決定生存的方式

花會因應傳粉者及環境而改變自身形狀

泥花草的花冠極不對稱

好像是被谁踩扁似的

上唇內縮變小,下唇則往前伸展成為專供授粉昆蟲的停棲坪

花瓣上兩條白色的斑紋引領訪花昆蟲前進

看似雄蕊的黃色門牙其實是無法生產花粉的假雄蕊

而真正擁有製造花粉能力的雄蕊卻在上唇瓣的內側隱藏起來

泥花草扁平狀的花冠就是為了確保花粉能碰觸到昆蟲的背部

假雄蕊指引昆蟲從上唇瓣下方經過

而花藥向下開口

當昆蟲爬行至正下方時

還必須翻過一叢茸毛障礙

昆蟲的背部因此就會碰觸到上唇內壁的花藥沾上花粉

這就是泥花草心裡藏的盤算


 

起初我想你能親吻我

攬我入懷

哪怕只有一刻

但是當我念着你走出門去

突然發現陽光已經失去了過去的溫度時

才知道我其實想你能夠觸碰我的全部

O'keeffe對她的愛人說



2021年8月12日 星期四

蝸牛之愛


雖然我的眼睛看不到太陽
看不到閃電
看不到春天變綠的樹枝
但是它們並沒有因此不存在
——海倫·凱勒The world I Live In

我喜歡蝸牛看世界的方式人類眼中不起眼的草地蝸牛卻看到一片森林

蝸牛在小觸角中間的下方,有一個小洞就是嘴巴,蝸牛的舌頭就像是一塊排列著眾多小牙齒的挫刀,科學家稱這些共同構造為齒舌radula。齒舌上面大約有80排而每排約有33顆細粒狀牙齒,前排牙齒磨損,後方就會再增生新的齒排,齒舌也會慢慢往前移動,大概3045天就全部換新一次。

齒舌的作用就像一把銼刀,而最厲害的是所有牙齒都朝內,可以緊緊抓住食物,甚至牙齒可以折收增加空間讓蝸牛更容易攝食。當齒舌縮回嘴裡時,要經過一片堅韌的下唇,這樣便促使齒舌向後卷,讓上面的牙齒豎立起來。每顆牙齒都像推土機上的一根利刃,朝表面下方深挖,將食物鏟進嘴巴裡。運用舌頭的巧妙方式為蝸牛打開世界大門,一塊我們以為只是光禿禿的石頭;在蝸牛眼中,卻是鋪著一層厚厚的牛油和果凍。

蝸牛最奇特的地方是眼睛,甚至背後都看得到。因為蝸牛的眼睛長在頭上細長的兩根上觸角的尾端,眼睛可以四周轉動。蝸牛中空的觸角能讓眼睛快速的縮回,就像手套的指套部分往內翻。而觸角同樣可以快速縮回頭部,其實蝸牛視力不好,只能大概分辨明暗來定位,那麼蝸牛怎樣看見世界。就像某些昆蟲,蝸牛也是利用味道看到世界。蝸牛沒有鼻子,蝸牛的上觸角分佈數千個感應細胞,用來偵測空氣中的氣味。成對的觸角讓它對氣味產生立體感知,而下觸角的味蕾則能區分鹹甜苦味,所以蝸牛的觸角是全身唯一沒有黏液的地方。

蝸牛會自製居所蝸牛吃進石灰流汗來建造螺旋狀硬殼所以有時我們會見到蝸牛爬上水泥牆攝食所需的石灰

蝸牛造殼本意只是要能安身立命但是大自然自有奇妙的安排蝸牛在土地上搜刮鈣質卻幫了準備懷孕的鳥的忙因為它急著尋找能製造蛋殼和雛鳥骨骼的材料當然母鳥不會忘記蝸牛的恩情
更多的小鳥提供了森林健康成長的環境有益蝸牛的繁衍與成長失去的鈣轉個圈又回到蝸牛及它的小孩身上同時它們又一起成就了森林

生物學家 Haskell 在the forest unseen書中詳細的紀錄了他的觀察
<<懷孕的母鳥在森林中四處搜羅,急於得到蝸牛背上大片的碳酸鈣。這種渴望是有充分理由的。如果不從食物中補充大量的鈣,鳥類就無法合成石灰質蛋殼。
蝸牛被鳥吞下後,蝸牛殼首先沉入鳥的砂囊,被肌肉塊和粗砂粒磨碎。隨後,鈣質逐漸分解成糊狀,進入內臟,從腸壁滲入血液中。如果這只鳥當天產卵,鈣質會直接進入生殖器官。如若不然,鈣質會進入鳥類翼翅與腿部長骨的髓心這些專門儲存鈣質的區域。只有處在性活躍期的雌鳥才會產生這種髓骨
……………雌鳥謹記梭羅的交待:汲取生命所有的精髓..........>>
考古學家在恐龍的身上找到同樣的髓骨又讓鳥的演化多了一項證據

蝸牛以幾何曲線完美地建造自己的房子嚴格地遵守 對數螺旋定律
西元1638年數學家笛卡爾第一次描述了對數螺旋並寫出了解析式
這種螺旋線有很多特點其中最突出的一點則是它的形狀無論你把它放大或縮小都不會改變;就像我們不能把角放大或縮小一樣
物理學家也發現這件事但換了說法稱為最小作用力原理生命一定以最省力的方式完成需求對數螺旋就是用最少的材料達成最合適的空間

可是蝸牛是從哪學到這種知識呢?從一篇文章中看到這種說法 :
蝸牛是從蠕蟲進化來的某一天蠕蟲被太陽曬昏頭了揪住自己的尾巴玩起來無意識中把它絞成螺旋形蠕蟲發現這樣很舒服於是常常這麼做久而久之便成了螺旋形的殼
蝸牛殼的內部可以想像成一座螺旋梯
沿著軸線樓梯有的向右旋轉某些則是向左蝸牛必須找到殼體有著相同旋轉方向的同種才能配對交合不然只能你走你的我走我的方向
蝸牛交配並不是將雄性的精子傳遞給雌性,而是雙方互換精子。如果蝸牛在對像身上察覺到一絲疾病的氣息,它們會拒絕表現出雌性的一面,只交出精子,而不肯接受精子。但是如果對像未曾感染疾病,就會欣然接受對方的精子。這或許有助於蝸牛選擇優良的基因。
蝸牛每次產卵約60而且會挖洞埋起來60顆卵長大成60隻蝸牛然後每隻又生產60顆卵如此下去地表應該都被蝸牛佔滿大自然對生命的數量自會做巧妙的平衡蝸牛是許多鳥類的佳餚特別是八哥八哥還會將縮進殼裡的蝸牛抓去敲石頭打碎然後吃裏頭的肉;在生態學中這是相當重要的理論稱為承載容量(Carrying Capacity),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族群數量會隨著時間而逐漸增加但是到達一定的數量就不會再無限制的發展了而這個族群數量,就是該環境的承載容量

達爾文在他的 人類起源這本書中有一段話談到了蝸牛的愛情生活 :
<< 任何人若是曾有機會觀察蝸牛交歡的過程
  絕不會質疑蝸牛的交歡動作
  和醞釀這些雌雄同體生物愛意滿盈互擁的氣氛的誘惑
  ---------------------------------------------------------------------
  事實上蝸牛是個模範情人, 牠會花上數小時時間
  為對像獻上慇勤 >>

兩隻蝸牛之間浪漫相遇首先是漫長的求愛;緩緩的接近繞行擁吻碰觸如果個性不合羅曼史就此結束了
如果互萌愛意接下來就以螺旋狀深情擁抱然後交配(所以蝸牛才必須找到殼體有著相同旋向的同種)
在交合之前會互相朝着情人射出邱比特的箭love dart所有陸地蝸牛都是雌雄同體,很多植物也都是一朵花兼具雄性和雌性,這種多樣性令人迷惑不解。蝸牛沒有領域觀念,求偶既不唱歌也不進行炫耀表演。它們無需給子女提供父母之愛,只是將卵產在落葉堆的淺坑便棄之而去。這使得蝸牛能同時履行雄性和雌性之職,卻不必為任何一種性別付出辛勞。對於具有明確性別角色區分的物種來說,顯然是不可能的。蝸牛這種雌雄同體的形式提醒我們:自然界比我們猜想的更多變。


兩隻蝸牛肆無忌憚地躺在潮濕的路上。它們很可能日出前就已經在這裡了,以交配姿勢彼此纏繞在一起這樣很容易淪為鳥類或其他天敵的獵物。


英國博物學家Gerald Durrell的自傳 "鳥、野獸與親戚"中
描述他10歲時在某次暴雨後走進森林:
"
就在桃金孃叢上有兩隻色澤似蜜蜂如琥珀的肥大蝸牛正緩緩地滑向對方
牠們的尖角挑逗地舞擺著
在我看著牠們的同時這兩隻蝸牛滑向對方直到尖角相觸為止
接著牠們停頓了會兒深切且長久地凝視著對方的眼睛
其中一隻微微地變換位置這動作讓牠得已往另一隻的側邊滑動
當牠來到側邊之後發生了一件讓我懷疑親眼所見是否為真的事
這兩隻蝸牛幾乎同時射出兩支看似微小易碎的白色尖鏢
一號蝸牛射出的尖鏢刺進二號蝸牛的體側消失其間而二號蝸牛的尖鏢也對一號蝸牛進行同樣的動作
我緊盯著蝸牛相隔距離之近幾乎讓我的鼻尖都快要碰到牠們了沒過多久們的身體便緊抵在一起了
我知道牠們一定是在交配不過他們的身體交纏相繫的程度已讓我看不清楚動作的細節了
它們狂喜地並互相依偎接著兩隻蝸牛連彼此點個頭或道聲謝謝都沒有便各自分道揚鑣滑走了
"
Claude Nuridsany 和 Marie Pérennou這兩位科學家在1996年拍了Microcosmos:
 Le peuple de l'herbe這部影片其中一段由法國作曲家Bruno Coulais 原創配樂具有歌劇風格的l'Amour des Escargots(蝸牛之愛)看完後只感嘆老天爺為何沒有給人類這樣的禮物

https://youtu.be/NK_1KtZHM50





如果有興趣蝸牛的一般知識可以參考下列網站
All About Snails
http://www.kiddyhouse.com/Snails/
snail-world
http://www.snail-world.com/